如何能做出一个好的内容,是现在许多跟新媒体沾边的人都不断研究的一个问题,今天就让123标志网帮你看看这些品牌标志设计内容营销的策略。
不管是原生广告还是内容营销,新媒体传播的特点,决定了一个企业新媒体的关注度。而最受用户欢迎的一定是一个好故事——它能打动人心,还能让人愿意分享。当然,讲好一个故事难,讲好一个商业有关的故事更难。
今天就来结合案例,看看那些常见、经过实践检验、可模仿借鉴的6种讲故事方式/原则。
一、让故事多一点深度
站在“用户需求”角度制作内容
如果你关注了上百个企业微信公众号这类新媒体,会发现绝大多数企业新媒体推送的内容,无论是关于企业领导的人物稿,还是关于企业产品/服务的类软文稿,多少都存在一个通病:无视用户真正的需求。
因为,这些内容都是从“企业想宣传/推销什么”的视角出发,而不是从“用户想要获得什么”的角度来制作。
前不久,一段题为“惊险!前面那位司机,您的孩子从后备箱掉出来了!”的行车记录仪短视频在网上热传(如下,时长7秒)。
它的第一波热传,主因是离奇惊险。很多人看完发个感慨就算了,比如骂骂前面那位司机开车如此儿戏、骂骂国内家长不给孩子乘车配儿童座椅……
如果我们往前再思考/走一小步,会发现受众其实还有一些潜在需求:从车后备箱掉下来的那个孩子后来怎么样了?为什么他会如此惊险地掉下来?
几天后,拍下这段视频的行车记录仪的台湾厂商,满足了这种潜在需求:它没有停留在宣传自己的行车记录仪有多么高清晰、性价比高这类层面,而是专门让中华区深圳总部派人到当事司机家中了解情况,送上了儿童安全座椅,得知当事老人(事发时开车的司机)家境比较拮据、舍不得花400元修理车尾箱门的信息后,送上公司员工捐出的3万多元爱心款,还送上一台全新面包车……
抛开当事司机是否涉嫌违反交通规则来说,无论从故事细节还是价值观层面,此事都显得“顺理成章”及“有人情味”。故事因此被病毒式传播,这款行车记录仪也获得一次超大覆盖面的免费宣传。
人人都喜欢一个美好的结局。好故事会让人发泄、让人麻醉。这是人性,由浅入深满足人性各种需求的故事才能获得最广泛传播。
为什么很多企业新媒体每天都在拼命追新闻热点借势营销,却难于追出打动人心的内容(故事)来?
因为它们太急切、赤裸裸地想把自己推销给用户了,没有研究用户真正想要什么。只有站在用户角度思考,让企业新媒体讲述的故事多一点深度,去满足用户需求,才能建立起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深层感情连接。
一旦企业新媒体能在内容制作中持续建立、加强这种深度情感连接,用户对企业/产品就会慢慢产生宗教信仰般的信任与狂热。
二、“星巴克不是卖咖啡的”
拓宽企业/产品/品牌的外延
“It Gives You Wings.”
“Giving is the best communication.”
这几个广告语,第一个属于一家饮料厂商,第二个属于一家电信公司。
如果仅仅围绕饮料、电信服务本身来制作企业新媒体内容,会发现越做越窄,越做越没东西可做。
而一旦拓宽企业/产品/品牌的外延,宣传推广就有了广阔的想象和操作空间。
比如,用“It Gives You Wings”这个品牌理念的企业,据称是世界上罕见的、除了植入自己咖啡标志设计品牌外,几乎从不在新旧媒体中介绍、推广自己产品的“奇葩”,但它赞助的各类赛事或极限运动,常常引发用户自发式疯狂传播(注:大陆地区广告除外)。
比如,“Giving is the best communication”所在企业,拍的广告片除了片尾有一句品牌暴露的自宣语,就是在用心讲述(制作)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。
再比如,星巴克一直说自己“不是卖咖啡的”,掌门人霍华德·舒尔茨2007年在公司遭遇史上最大经营危机后重新出任CEO,他做了一个决定:要求店员恢复在营业时间内不间断现磨咖啡豆的传统做法。这是咖啡店创办后保持多年的习惯,但此前数年为节约人工成本,变更为每天定时、一次性把大量咖啡豆磨好。
舒尔茨解释:“顾客进店消费,买的不仅是一杯现磨咖啡,还有店内磨咖啡豆产生的香气带来的满足感。如果每天定时一次性把大量咖啡豆磨好,店内就不会整天有浓郁的香气萦绕。”
不过,企业/产品/品牌的外延拓展,显然不是企业新媒体运营者所能左右的事情,需要公司高层“定锚”。
三、主角不是公司,是人
始终关注人和人的生活、命运和情感
新媒体传播的一大特点是去中心化、突出人的个性。好故事也是始终围绕着人和人的生活、情感和命运来展开,企业新媒体内容的主角不该是企业和产品本身。
去年5月,海尔集团企业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借鉴《北京零点后》写作模式的特稿《另一个海尔》,瞬间在朋友圈刷屏,有一位微信好友评价:这是一篇“可以写入教科书的企业软文”。
这篇文章的主角全是普通人:在海尔工业园内开了17年公交车的司机、19位每天负责接待来访客人的讲解员、唯一一位在106米高的空调试验塔工作的实验员、一位来自台湾的工程师、数位车间工人的故事……
站在大背景下来讲述个体故事,是一种最理想的做法。好故事,很难靠闭门造车搞出来,更多源自现实生活。企业新媒体的好内容好故事,也应该更多来自基层的一线员工与客户。拉长一点时间来看,这不仅会让好故事素材源源不断,还会带来更加忠实的客户。
四、敞开内容制作的合作之门
让用户参与 建立情感连接
企业新媒体是一个窗口,可以敞开内容制作的合作之门,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感,这会让用户觉得自己更受重视。这一点上,已有企业类微信公号,约请各个领域相对有名气的人开通问答专栏,每天回答用户的提问。
事实上,这些“名家”的回答,或许远远算不上到位、专业,但这种做法让用户跟企业之间建立了一种情感连接——用户不再觉得企业公号是冷冰冰的推销机器,也不再觉得自己是完全无关的局外人。
另一种内容合作的模式是外包,可以是自己掌控渠道下的内容外包,也可以是“内容 渠道”外包(对更多需要品牌曝光、无需直接拉动销量的企业而言)。
本次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腾讯新闻的《两会ing——全媒派》栏目,邀请名模李艾跨界主持,并找来10位媒体界人士,在互动直播中一起聊“两会”期间民生热点……
如果从纯粹内容制作角度来看,腾讯新闻自己完全有实力制作一档更有深度、更标准化的“两会”观察节目,但邀请李艾和10位媒体界人士,既是敞开内容制作大门的借力之举,也更符合当前移动传播的形式和特点,更重要的是它借助“意见领袖”(也称“影响力者”)跟用户建立起情感连接。
社交媒体营销方面,一小部分“影响力者”带来的促成购买作用相当巨大:
要想牛跟着走,就要牵住牛鼻子,企业必须根据产品类型,精准找到“影响力者”来做社交媒体营销。具体到鞋类和衣服类产品中,5%的社交媒体“影响力者”对产品的推荐,可以带来所有“社交媒体引流”的45%,即假如100件商品是社交媒体营销带来的,其中45件是5%的“影响力者”的功劳。
基于这样的背景下,企业也可以“包养”与自己品牌理念和目标用户都吻合的自媒体,为新媒体传播和营销环境巨变排兵布阵。
五、让用户获得超值体验感
“我喜欢你,所以我选择你”
当先爆红的“网红”现象,背后不是那些粉丝购买了某件物品(比如衣服、鞋子)获得其使用价值,而是网红让很多粉丝获得了一种满足感——巴黎时装周的时装,大部分粉丝可能买不起,但网红身上的衣服,大多数粉丝都买得起或稍微努力就能买得起。
如今,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表明:“90后消费者的心理就是,我喜欢你,所以我选择你……(对90后、95后女性而言)情感是最重要的,其次才是价格、性价比。”新生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,并非基于商品的使用价值,而是来自商品能给他们带来哪些体验。
很多传媒人推崇的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和美国数字媒体机构Business Insider,非常擅长内容营销类产品的制作——这些“软文”都在试图解决用户的一些“痛点”(各种需求)——如果你不仔细辨别,还真不容易看出是在宣传推广。
六、人人都喜欢自己变得更好
无论如何,千万别说假话
企业新媒体推送的内容,很多时候是给用户多少折扣之类优惠。
这种做法对某些企业/品牌、在某种时刻会有效,但更多时候它会让人反感。
这是因为,基于社交媒体的传播,本质上更多是人际交流——人际交流的基础是建立互信,而不是商业层面的游说——否则,我们在新媒体传播中看到推销内容,就跟接到各类推销骚扰电话一样厌恶。
人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——折扣优惠可以帮用户省钱,但省钱只是一方面,用户更希望从故事里获得经济之外的收益,比如获得知识和智力上的快感,又或他们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同感。
最后,如果别的都记不住或者你觉得不重要,请记住最根本的一点:
人性的本质是健康与真实。用户可以接受企业及其产品不够完美,但无法容忍它造假。
无论什么情况下,企业新媒体千万别说假话。
“企业新媒体,如何借助新媒体来做制定品牌营销策略”上的一条回复
还有,为什么你们喜欢孙小迷